企业安全补贴合法吗(企业安全补贴是否合法,你应该知道的事情!)

佚名 2017-07-19 15:55:41

摘要:

企业安全补贴是指企业为了保障员工安全、减少工伤事故出现而给予的补贴,但近年来关于企业安全补贴是否合法的争议越来越多。本文旨在从法律层面、实践层面、心理层面、实效层面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企业安全补贴的合法性问题,为您提供必要的信息、证据和建议。

一、法律层面:不存在专门的法律法规规定

当前我国并没有法律或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安全补贴的问题,但是却有一些相关政策规定,如《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鼓励企业安排安全生产费用,并进行实名举报等措施。因此,企业安全补贴是否合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1.企业安全补贴合法的情况:

如果企业在安排安全生产费用的基础上,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参照同行业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是合法的。例如:建筑行业中高空作业,主管领导要安排专业设备、技术人员,给工人补贴是合法的。起到了安全保证作用。

2.企业安全补贴不合法的情况:

如果企业为追求利润,不顾及员工安全,将安全管理责任全推给员工,安排不够安全保障的工作条件,为了消除工伤赔偿、罚款等责任而给予员工“危险偏高”或“不安全劳动”的补贴是不合法的。同时,员工拿到这笔钱就成为合法过失责任转嫁者,会在出现工伤时损失惨重。

二、实践层面:谨慎而有效

企业在考虑给员工安全补贴时,必须权衡利弊,确保以科学、合理、谨慎、有效的方法给予员工不同形式的安全保障。

1. 安全急需可激励

企业在关键时刻,给予员工额外高额的安全奖励或附加的保险额度,对于激励员工高度关注安全、加强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 按实际操作风险加补贴

企业在安排相关费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操作风险程度给予合理补贴。例如:在寒冷的环境下操作生产设备,企业可以增加相应的津贴。

3. 不得将工伤风险转嫁

企业在给员工安全保障时,除了做到术上保障,更要在管理上完善。企业不得将工伤风险转嫁给员工,否则将从管理上难以避免违法。

三、心理层面:不陷入“安全投机论”误区

企业安全补贴不能以安全保障的名义来性急投资、投机行为,只有符合成本收益平衡原则的补贴才是带动员工安全保障的有益措施。

1. 安全补贴是有效鼓励

符合成本收益平衡原则的安全补贴,是企业措施顺应员工安全保障主流要求的反应,是鼓励员工安全保障的一种有效方式。

2. 安全补贴不是取巧

企业在给以员工安全补贴时,不应给员工营造得“有钱就是爷”的可笑心理,也不应成为员工投机行为和追求奖金的好处所在,更不应在安全机制上取巧。

四、实效层面: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企业安全保障工作不应只满足形式上的规定,更应该让安全机制变成一种风气,让平稳的生产与员工的安全保障真正合为一体。

1. 追求真实高效的安全机制

这需要企业在制定安全机制方面更加科学和前瞻性,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充分做好工伤预防和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实现企业安全机制的真实高效。

2. 科学起草关于安全重要性的规定

在关于安全重要性的规定上,企业应脱离流于表面和言不及行的情况,从具体实践的广泛经验出发,起草更能为员工的安全保障发挥实效的规定。

五、总结:

本文从法律层面、实践层面、心理层面、实效层面四个方面对企业安全补贴问题做了详细阐述。企业安全补贴是有条件的、合理的,也是需要谨慎操作、遵循原则的。企业在安排这方面的工作时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并始终本着为员工的安全保障而出发的原则。最后,本文由企业补贴整理。

上一篇:企业安全管理补贴(企业安全补贴:提高安全水平,降低风险成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