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交通补贴否要交个税(企业交通补贴应纳税吗?)
0 2023-05-18
摘要:企业交通补贴是很多公司为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降低招聘成本而设置的,然而,在享受交通补贴的同时,员工是否需要缴纳税款呢?本文将从税法、企业实际情况、员工收入情况、政策趋势等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交通补贴是否应纳税。
企业交通补贴在税法上被认定为非税收入。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交通补贴是公司为了鼓励劳动者上班而额外支付的一种费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部分费用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是可以抵扣的。从员工角度来看,这部分费用不应被看作是员工的工资,因此应不纳税。
另外,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纳税人取得以下扣除凭证的支出,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十一)经国家规定的公益捐赠支出;(十二)有关部门在工作期间因公出差使用自有、租赁的交通工具,或者实际发生的因工作需要支付的公共交通工具费和过路过桥费等支出。”因此企业补贴本身不应对员工个人所得税负担造成影响。
部分企业虽然有交通补贴政策,但在员工工资中直接扣除一部分作为代办交通费用。这时员工的税后收入应相应减少,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减少。如果此时企业补贴不被纳税框架覆盖,就会导致企业补贴的免税处境被滥用,而员工税后所得除以实际工资将被人为地拉高。因此,如果企业加大现金替代或深度替代的力度,应该适当纳税。
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企业给予的交通补贴对于其税后薪水的提高作用不明显。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企业因为员工工资本就偏高,企业如果为其提供交通补贴,不仅在税收上承担的压力较大,同时也不具备不同群体获得平等的待遇。这时,政府应该制定差别化税收政策。
个税法的实施,实现了人人都要纳税的普惠制过渡,缩小了政策空间,将导致企业补贴政策在纳税上被市场化。另外,国家税务总局和公安部在《关于非零活跃度户口与社保关联核验的公告》中明确表示:“应纳税所得额的订正时点以纳税年度为基础,对于纳税年度后修正的收入,应建立年度明细账簿。”也就是说,如果今后企业补贴不被纳税,那么对于政府来说,将难以区分员工本薪和补贴之间的关系,难以完成个人所得税的个体与企业准确的供需匹配。
根据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企业交通补贴不应纳税。但是在企业实际情况、员工收入情况和政策趋势等方面,需要适当考虑和调整。政策上,应该适度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定,坚持税收立法先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健全税收管理制度体系;企业应该加强审计和税务风险评估;同时,企业应该适用现金替代和深度替代政策,如此一来,税收和员工福利的目标关系才能得到更好的平衡。
本文由企业补贴整理。